直面死亡,好好告别
我们从七岁开始会有死亡的概念。死亡意味着自己的父母长辈终有一天将离开这个世界,自己有朝一日也会被迫断绝与这个时空的所有联系。没有人会永远不死,这是所有生命都难以逃离的结局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也要用一生来学习如何排解死亡带来的忧郁。
死亡是一种禁忌,我们要用“离开”和“走了”来指代。但能够卸下防备,坦然面对死亡,才是对生命真正的尊重。死属于生命,一如生也属于生命。
凯瑟琳•曼尼克斯(Kathryn Mannix)在《好好告别》一书中,用几十个临终的故事,让读者直面死亡带来的冲击。知道自己身患绝症,只有几周可以活,要如何面对死亡?对于自己的长辈、师长即将逝去的生命,要如何面对死亡?对于一出生就患有罕见病,预期活不到2岁生日的女儿,要如何面对死亡?又或者,亲人毫无征兆的突然离去,又要如何面对死亡?
《好好告别》书封
在从事临终关怀的职业生涯里,这样的故事对于凯瑟琳来说比比皆是。她也见到了太多“莫谈死亡”的潜规则带来的情感上的隔绝:妻子得知自己患了癌症,命不久矣,却不知道如何宽慰丈夫度过余下的人生,于是对自己的病情只字不提;丈夫也知道妻子得了癌症,却以为妻子还被瞒在鼓里,于是也对癌症二字闭口不谈。双方出于对彼此的爱和保护,每个人都保守秘密,配合对方演一场戏,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无法坦诚相对,让伪装和善意的谎言隔绝彼此,也浪费了宝贵的准备时间。
刻意隐瞒的背后,是对死亡的恐惧和不了解。死亡似乎是痛苦的,无论是对于即将离世的人,还是他们的亲友。对死亡的恐惧,甚至是对这种恐惧的恐惧,束缚住了人生的最后时光。
凯瑟琳刚做这份工作时,对死亡同样抱有远观的尊敬之意。见证了太多生命流逝后,她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。死亡没什么可怕的,但人们需要做很多准备。对于即将去世的人,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,她的建议是把话说开。双方有什么顾虑和担心,不妨一道来解决。在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,让我们好好告别。
首先要说清楚的,就是死亡并不可怕。大部分人在死亡时并不会感到难受。当生命不可阻挡地滑向死亡的深渊,人的精力会不断下降。开始只是逐年,随后是逐月,最后一周不如一周,一天不如一天。当疾病消耗了太多的能量,患者也会感到愈发的疲惫。在身体的疲劳和镇定剂、止疼药的作用下,睡眠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。
人的一生以嘹亮的哭声掀开序幕。随着啼哭,空气撑开新生儿的肺部,开启了呼吸功能。死亡同样与呼吸息息相关。在生命的尽头,如果用心去听,即将离世的人的呼吸会忽沉忽深,忽慢忽快,然后变得越来越慢,越来越安静。呼吸的变化昭示着患者处于深度的无意识状态。最终,随着呼吸之间停顿的延长,终于在一个阶段,空气只出不进,直至呼吸停止。这个过程没有恐慌,没有剧痛。“大部分人的死亡过程都出人意料地温和,无论之前的绝症给他们带来怎样的磨难。”凯瑟琳写道。
知道死亡并不可怕,我们就能更好地规划死亡。相信大部分人都希望在家里,而不是在医院死去。死亡不应该是孤独的,死亡的时刻,身边不应该只有维持生命的机器滴滴作响,而至爱亲朋却只能被一道玻璃隔绝开来。但想在家中,在亲友身边离开这个世界,需要一份详细的计划。如果能提前和家人进行商量,我们可以决定何时停止治疗,何时回家,何时不再接受心肺复苏和插管。活着不是纯粹为了延长生命,生活的质量更加重要。这事关我们自己,也事关我们所爱的人。
另一方面,我们也必须承认死亡会给丧亲者的生活带来难以释怀的变化。活下来的人都要承受生活的残酷真相,丧亲者的生活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。对于未成年就失去父母的孩子,这样的变化更加巨大。做好死亡的准备,包括自己与死亡的和解,也包括帮助亲人们度过自己不在的时光。这种准备过程令人悲伤,却能体现自己的爱——即便自己无法亲自迎接那个未来,也能帮助丧亲者取得一种新的生活平衡。
安排完一切,等待死亡的过程或许也变得不再那么煎熬。甚至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,还可以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,在人生列车抵达终点前,再品上一些甜点,享尽最后的时光。凯瑟琳说,她见到的很多临终前的人,都对世界充满着最大的善意和爱。就像樱花完美绽放时,众人都记住了它的辉煌,而无需去计较绽放至极后的凋落。
大家都在看